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

書摘 ─ 大腦決策手冊 / Jonah Lehrer

P.22 混亂中的快速決策─直覺
P.27 理性與感情、下決策、柏拉圖─雙頭馬車(理性腦)
笛卡兒:理性就像一把解剖刀,而感情暨粗糙又原始
康德:道德本身就是理性
佛洛伊德:本我(id)製造出粗俗慾望的工廠
自我(ego)意識本身和理性的腦
結論:人們老是輕視(情緒腦),把過錯推給感情,但研究發現兩者相依相存,如果沒有感情,理智無法存在。

P.57 多巴胺(dopamine)是甚麼東西?
─腦細胞用來彼此工通的化學因子。
感情所反映的是大量無形的分析
依核(nucleus):專門製造歡愉的感覺
「預測神經元」(prediction neuron):在意的是預測獎賞,而不是真正得到報償。
P.79 稱讚孩子「很聰明」或「很努力」會有甚麼差別?
P.97 股市行情是可以預測的嗎?真正的秘密在於沒有秘密,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更隨機
P.107 了解「迴避損失」的心理,避免投資錯誤。
在做決策時,損失的陰影會蓋過獲利!→產生渴望避免任何損失的陰影
ex.賭輸的痛苦程度約為賭贏的兩倍!
正可以解釋 為何我們不敢賣掉股價下跌的股票?
而選擇賣掉正在上漲的股票→導致持有虧錢的股票是持有賺錢的兩倍之久。

P.123 情緒腦想要立即享受 → 中腦多巴胺系統及依核
理性腦會思考未來 →前額皮葉質
P.134 打敗恐慌情緒,用理性想出逃生之道
→處在恐慌情緒中,會讓我們思維縮小。即所謂知覺縮小(perceptual narrowing)
恐懼中轉向意識腦,擅長深思熟慮和創意思考
P.144 同一件是換成不同說法,會影響決策。
可稱為「框架效應」(framing effort),迴避損失的副產品。
P.174 別讓焦慮腦想太多
P.180 想太多讓表現失常,應放在「全觀提示之眼」(holistic cue word)
P.185 選果醬、買住宅,道理都一樣。ex.順暢的、平衡的
→但若還要解釋理由,結果就大不相同,因為想太多。
P.190 安慰劑效應與預期心理
→完全依賴前額葉皮質的刻意思考
P.195 理性腦的容量不大,又很耗能。
P.198 破除心智會計的迷失。別理會定價,例如買車、眼鏡、家具,產生定錨效應(anchoring effore)
理性腦在「忽略事實」方面,能力不佳
P.205 資訊過多,不利股市投資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門說:豐富的資訊創造出貧乏的注意力!
P.220 英國作家斯特頓:「瘋子不是喪失理性的人,瘋子是除了理性,甚麼都喪失的人。
P.237「鏡像神經元」(mirror neuron),自閉症在這一塊無任何反應
P.256 掌握消費者的腦,腦島專門產生嫌惡的感覺 vs 前額皮葉質 和 依核
激活依核→刺激消費者
P.263 我們會讓自己信念合理化
P.268 成見的奴隸
P.276 良好的決策,來自多元的意見。因為良好的決策,鮮少來自虛假的共識。
P.296 購車變成科學實驗─如果變數不多,做決定前宜三思。
─如果變數很多,靠感覺來選擇。
P.302 必須做困難決策的人,應該多聽聽內心的感覺
P.313 「對於你非常在乎的事情,要思考得少一點」,不要怕讓感情幫你選擇
P.311 幫我們做出更加決策的通則,擁抱不確定感
一、永遠要思考相反的假設。
二、要不斷提醒自己,有哪些事是你不知道的。

意識腦 vs 情緒腦
要思考的事情: 簡單問題 困難的
例如: 吃什麼 買車、房子、女朋友等昂貴的物品

沒有留言: